加入书架

设置背景

上一章

返回目录

下一章

第31章孙武练兵:斩杀美姬彰显军事才能的传奇一幕

作品:《趣说历史名人

    在那个风云变幻、诸侯纷争的春秋时代,有一个人宛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,他的名字叫孙武。他所著的《孙子兵法》,即使穿越了千年时光,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,被后世奉为军事学的经典之作。而孙武一生的传奇经历中,最为惊心动魄、令人津津乐道的,当属他在吴国宫廷中训练宫女,斩杀美姬以明军纪的故事。这个故事,就像是一把钥匙,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孙武军事智慧世界的大门,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独特的风云变幻。

    一、乱世弃子寻明主:从齐国出走的兵法狂人

    春秋的风裹挟着血腥气掠过齐国都城临淄,孙武倚在斑驳的朱漆廊柱下,望着远处冲天而起的狼烟。作为陈国公子完的后裔,孙家虽早已扎根齐国,但在这乱世之中,显赫的出身既是荣耀,也是枷锁。父亲临终前握着他的手,将刻着“止戈为武“的青铜剑塞进他掌心,那剑上的纹路早已被岁月磨平,却在孙武心中烙下了不灭的印记。

    书房里堆满了竹简,每一卷都记录着他对战争的思考。孙武自幼熟读《司马法》,常与夫子辩论兵道。他记得十三岁那年,在稷下学宫当着数百学子的面,将一位老博士关于“仁义之师“的论调驳得体无完肤:“若战场上对敌人讲仁义,与将士兵性命投进虎口何异?“此言一出,满堂皆惊,也为他招来了守旧派的嫉恨。

    朝堂上的争斗日嚣尘上。田氏暗中囤积粮草,鲍氏豢养死士,栾氏与高氏则在齐景公耳边轮番进谗。孙武曾带着精心撰写的《兵书》求见国君,在宫门外等了整整三日,最后只等来一句“书生之见“的评价。那日暴雨倾盆,他抱着竹简在泥水里踉跄前行,突然明白自己就像一颗被遗弃的棋子,空有满腹韬略,却无处施展。

    变故来得猝不及防。同窗好友公孙明因替田氏出谋划策,被栾氏以“通敌叛国“的罪名缉拿。刑场上,孙武挤在人群中,看着曾经与自己谈诗论剑的好友被五匹马拉扯。当鲜血溅到他的衣襟上时,他恍惚听见公孙明最后的呐喊:“记住,这天下需要真正的兵法!“

    当夜,孙武跪在孙氏宗祠里,烛火摇曳中,列祖列宗的牌位仿佛都在凝视着他。他将青铜剑反复打磨,剑刃映出他决绝的眼神。收拾行囊时,他特意带上了母亲留下的香囊,那里面装着晒干的艾草,能驱赶蚊虫,也能在困境中带来一丝温暖。

    出了临淄城,前路茫茫。他昼伏夜行,不敢走官道,专挑荒僻小路。有次在山坳里遇到一伙山贼,为首的大汉挥舞着开山斧索要钱财。孙武不慌不忙,从怀中掏出一把自制的“迷魂粉“——那是用曼陀罗花与砒霜研磨而成的,轻轻一吹,山贼们便东倒西歪,口吐白沫。他夺过马匹继续赶路,心中暗自庆幸平日研读医书时多留了个心眼。

    行至吴国边境的长水河畔,孙武已是衣衫褴褛,脚底磨出的血泡混着泥沙。突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,他躲在芦苇丛中,看见几个黑衣人举着火把仓皇奔逃,身后紧追着一队吴军。他观察地形后,迅速爬上一棵老树,从腰间摸出用兽筋自制的弹弓,将一块尖锐的石子射向黑衣人的火把。火光熄灭的瞬间,追兵趁机包抄,将细作一网打尽。

    带队的吴将名叫伯嚭,见到这个浑身散发着草药味的年轻人时,先是一愣,随即哈哈大笑:“齐国竟有如此奇士!“他解下自己的披风披在孙武身上,指着远处的姑苏城道:“走,我带你去见一个人,他定会喜欢你这手绝活!“就这样,孙武跟着伯嚭踏上了新的征程,而他手中那卷未完成的兵法,即将在吴国的土地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。

    二、伍子胥的疯狂安利:把人才夸成“行走的兵法百科全书“

    姑苏城的梅雨季来得猝不及防,伍子胥刚跨进“悦来客栈“的门槛,檐角的雨水便顺着斗拱砸在青石板上,溅起朵朵水花。掌柜的哈着腰凑过来:“大人,那位齐国先生还在天字三号房,已经赊了半月房钱......“话音未落,二楼突然传来“哗啦“一声脆响,像是竹简坠地的声音。

    伍子胥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上楼,推开门就撞见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:满地散落的竹简间,一个穿着打补丁粗布短打的年轻人正单腿跪地,用麻绳捆扎散开的竹片。这人头发乱得能藏麻雀,胡子也像荒草般肆意生长,唯独那双眼睛亮得惊人,见有人来,立刻抱着竹简迎上来:“将军来得正好!“

    “在下孙武,正琢磨水战中如何破解楚军的艨艟巨舰......“不等伍子胥开口,年轻人已滔滔不绝,“您看这竹简,若将数十艘小船用铁链相连,装满硫磺火油,借着南风直冲敌阵......“他边说边用炭笔在墙上涂画,溅起的炭灰落在伍子胥崭新的锦袍上。

    伍子胥本是碍于伯嚭情面,才抽空来见这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“齐国怪人“,此刻却不由自主地凑近细看。当孙武说到“火攻需借天时,可令巫祝以占星之名惑敌“时,他突然激动得拍案而起,震得案上茶盏“砰“地翻倒,褐色的茶水在竹简上蜿蜒成河。

    “妙啊!“伍子胥全然不顾名贵的蜀锦被浸湿,抓住孙武的胳膊摇晃,“先生这法子,竟比我苦思三年的破敌策还精妙!“他这才发现,孙武脚上的麻鞋早已磨穿,后跟上结着厚厚的茧子,脚踝处还缠着用布条草草包扎的伤口——显然是长途跋涉留下的痕迹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三个月,伍子胥彻底化身“人形安利机“。每次朝会,他都变着花样吹嘘孙武:“大王可知?那孙先生推演兵法,能算出三日之后的风向!““昨日与他论及山地作战,他竟说可用陶罐装碎石,从高处滚落,威力堪比千军!“说到激动处,甚至当场解下佩剑,在殿中比划起孙武教的奇阵。

    阖闾起初还耐着性子听,渐渐被聒噪得头疼。某日早朝,伍子胥正唾沫横飞时,阖闾突然将玉珏往案上重重一砸:“够了!你说他如此神勇,那他能让石头开口说话吗?“满殿臣子憋笑憋得脸色通红,伍子胥却扑通一声跪下,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:“若他不能,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!“

    这番豪赌终于让阖闾松了口。得知消息的伍子胥连夜冒雨跑到客栈,见孙武还在油灯下修改兵法,当即扯着他就往绸缎庄跑。量尺寸时,裁缝看着孙武嶙峋的肩胛骨直摇头,伍子胥却大手一挥:“按最高规格做!要让先生穿上,比楚国王子还气派!“

    临行前,伍子胥亲自为孙武系上象征身份的玉佩,突然眼眶泛红:“兄弟,我父兄皆死于楚平王之手,这灭楚复仇的大业,全指望你了......“他压低声音,“阖闾生性多疑,待会无论问什么,你只管把最厉害的本事亮出来!“孙武握住他的手,目光如炬:“伍兄放心,这三寸之舌,定能胜过百万雄兵。“

    三、吴王的奇葩考题:让宫女当“兵“的魔鬼训练

    吴王宫殿内,鎏金蟠龙柱映着摇曳的烛火,十二乐师奏起的《吴趋曲》绵软悠长,却掩不住殿中弥漫的火药味。阖闾斜倚在镶玉的虎皮宝座上,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叩击着青铜酒樽,目光像两把淬了毒的匕首,将孙武从上到下打量个遍。这位新晋的“兵法奇才“虽然身着伍子胥置办的锦绣华服,可举手投足间仍带着几分山野之气,倒像是偷穿了主人衣裳的书童。

    “孙先生的十三篇,倒是写得文采斐然。“阖闾突然开口,声音懒洋洋的,尾音拖得老长,“不过寡人倒是好奇——“他抓起案上一枚紫葡萄,指尖微微用力,汁水迸溅在竹简上,“纸上谈兵谁不会?可真到了战场上,这些大道理能派上用场吗?“

    话音未落,殿外忽然传来银铃般的笑声。一队宫女提着朱漆食盒款步而入,轻纱罗裙下露出的绣鞋尖上缀着珍珠,随着步伐轻轻摇晃。为首的粉衣宫女不知说了什么俏皮话,惹得同伴们笑得东倒西歪,连托盘里的糕点都险些散落。

    阖闾的眼睛突然亮了,就像猎人看到了猎物。他猛地坐直身子,震得宝座上的铜铃叮当作响:“孙先生不是说能带兵吗?“他抬手一指那些宫女,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,“就用她们如何?若是连这些娇滴滴的美人儿都训不好,可就别怪寡人把你当骗子了!“

    此言一出,满殿哗然。伍子胥脸色骤变,正要开口求情,却见孙武不慌不忙地整了整衣冠,沉声道:“承蒙大王信任,在下定当全力以赴。“他的目光扫过宫女们惊慌失措的脸庞,最后落在两位衣着华贵的美姬身上——她们正躲在人群后窃窃私语,发间的金步摇晃得人眼晕。

    消息传到后宫,顿时炸开了锅。浣衣局里,小宫女阿桃攥着搓衣板直抹眼泪:“完了完了,听说要我们学男人舞刀弄枪,这不是要咱们的命吗?“她身旁的绣娘叹了口气,停下手中的针线:“听说还要学排兵布阵,咱们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......“

    椒房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。穿粉纱的芙蕖正对着铜镜描眉,檀口微张:“不过是个酸儒书生,能奈我何?“她身旁的杏儿咯咯笑着,往她发间别上一朵新鲜的芍药:“就是就是,等他来了,咱们就往他身上泼水,看他还怎么装威风!“两人笑得前仰后合,全然不知一场风暴正在逼近。

    第二天清晨,演武场上铺满了晨露。一百八十名宫女稀稀拉拉地站着,有的打着哈欠,有的还揉着惺忪睡眼。孙武身着玄色战甲,腰间悬挂的青铜剑泛着冷光,与宫女们的姹紫嫣红形成鲜明对比。他环视四周,目光在两位美姬身上停留片刻,突然朗声道:“从今日起,你们便是我的士兵!“

    “可我们连兵器都拿不动......“芙蕖娇声抗议,还故意晃了晃纤细的手腕。

    “兵器拿不动,人头可砍得动。“孙武的声音突然冷下来,他抽出佩剑,在青石地面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,“军法有云:令出必行,违者立斩!“这句话惊得宫女们纷纷后退,连最胆大的杏儿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。

    然而,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当孙武第一次敲响金鼓,要求队伍左转时,演武场上顿时乱成了一锅粥。宫女们挤作一团,笑闹声此起彼伏,芙蕖和杏儿更是带头做起了鬼脸。看着眼前的闹剧,孙武的眼神愈发冰冷——他知道,一场真正的较量,即将拉开帷幕。

    四、美姬当队长的骚操作:这波“以毒攻毒“绝了

    演武场上蒸腾着初夏的暑气,一百八十名宫女的绫罗绸缎在风中翻飞,环佩叮当声混着蝉鸣,活像打翻了王母娘娘的百鸟园。孙武踩着满地飘落的玉兰花瓣,铠甲缝隙里渗出的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,却比这烈日更灼人的,是不远处传来的嬉笑——吴王最宠爱的两位美姬正倚着太湖石,芙蓉色纱裙铺成一片云霞,手边檀木盘里堆满了新剥的荔枝。

    “两位姑娘请留步。“孙武的声音穿透喧闹。粉衣美姬芙蕖慢悠悠抬起头,指尖还沾着胭脂红,金步摇上的珍珠流苏晃得人眼晕:“哟,将军找我们何事?“话音未落,杏色襦裙的杏儿突然“噗嗤“笑出声,指着孙武束发的皮绳:“你这发冠倒是别致,莫不是从马厩里捡的?“

    哄笑声像瘟疫般蔓延开来。孙武却似未听见,他解下腰间刻着饕餮纹的青铜令牌,在掌心重重一拍:“从今日起,你二人便是左、右队长。“这话惊得芙蕖手里的象牙梳当啷落地,杏儿更是笑得直不起腰:“让我们带兵?将军莫不是中暑说胡话了?“

    老宫女阿桑挤在人群里,用帕子按住心口直摇头:“完了完了,这分明是要往阎王爷那儿送命!“她身旁的小宫女怯生生附和:“前儿个芙蕖娘子追蝴蝶,把绣鞋都跑丢了,哪能带兵啊?“

    果不其然,训练刚一开始就乱了套。孙武手持长戈演示方阵时,芙蕖正对着青铜镜补妆,指尖蘸着口脂往唇上抹得红艳欲滴;杏儿更绝,把长矛倒过来当拐杖,歪歪扭扭地在队伍里晃悠,惊得众人纷纷避让。当第一声鼓响划破长空,本该左转的队伍里,芙蕖突然跳起了江南采莲舞,水袖翻飞间,杏儿跟着哼起小调,两人一唱一和,把演武场搅成了戏台子。

    “停!“孙武猛地将长戈插入地面,惊飞了檐角栖息的白鸽。他深吸一口气,铠甲下的胸膛剧烈起伏:“是我讲解不够明白。“说着便蹲下身子,用戈尖在青石板上画出阵型图,连每个站位的距离都用脚步丈量清楚。汗珠顺着他的下颌线滴在图上,晕开一个个深色圆点。

    可第二次击鼓时,粉衣芙蕖突然尖着嗓子模仿:“向左转!向右转!“还故意把“转“字拖得又长又颤。她身后的宫女们再也憋不住,笑得东倒西歪,有个小宫女笑得直拍大腿,头上的银簪子都掉了。孙武看着眼前闹剧,握剑的手青筋暴起,指节泛白如霜,腰间的玉佩不知何时已被捏得发烫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杏儿突然晃着金步摇凑过来,发间的龙脑香混着酒气扑面而来:“将军这般较真,不如陪我们赌个彩头?“她故意凑近孙武耳畔,压低声音:“若是能让我们听令,我便......“话音未落,孙武突然暴喝:“肃静!“声如惊雷,震得众人耳膜生疼。

    演武场陷入诡异的寂静,唯有风掠过旌旗发出猎猎声响。孙武缓缓扫视全场,目光最后落在两位美姬涨红的笑脸上。他解下腰间悬挂的三尺竹板,重重拍在案几上,发出清脆的爆裂声:“三令五申仍不遵行,休怪军法无情!“这句话像一道冰棱,瞬间刺破了场上的嬉闹气氛,宫女们这才惊觉,这位看似好脾气的将军,眼中已燃起熊熊怒火。

    五、砍头警告!当军令撞上美人泪

    “来人!将这两个队长拖出去斩了!“孙武的怒吼震得演武场边的青铜编钟嗡嗡作响,腰间的玉佩撞在铠甲上发出刺耳的脆响。粉衣芙蕖的笑容凝固在脸上,胭脂未干的嘴角还保持着上扬的弧度,杏儿则像被抽走骨头般瘫倒在地,金步摇上的珍珠噼里啪啦散落一地,在青石板上滚出细碎的声响。

    整个演武场陷入了诡异的死寂,唯有远处传来的蝉鸣一声接着一声,仿佛在为这场变故倒计时。宫女们挤作一团,有人死死咬住嘴唇,有人用绣帕捂住眼睛,还有个小宫女忍不住发出压抑的呜咽。孙武的目光扫过人群,每个颤抖的身影都像惊弓之鸟,唯有被按倒在地的芙蕖突然尖声咒骂:“你敢动我?大王绝不会饶你!“她挣扎时扯开的衣襟下,露出锁骨间吴王亲赐的翡翠坠子,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

    看台上的阖闾此刻早已慌了神,连冕旒都歪到了一边。他猛地踹翻面前的案几,葡萄美酒泼洒在名贵的波斯地毯上:“荒唐!荒唐!“这位素来沉稳的吴王此刻像头困兽般来回踱步,腰间玉珏撞出急促的声响。当刽子手架着两位美姬走向刑场时,他再也按捺不住,抓起案上的青铜酒樽狠狠砸向地面:“传旨!即刻停刑!“

    被派去传话的太监王福是阖闾的心腹,此刻却跑得比兔子还快。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下台阶,绣着金线的蟒袍下摆沾满尘土,到了孙武面前“扑通“一声重重跪下,额头磕在青石板上发出闷响:“将军开恩!这两位娘子伺候大王十年有余,昨夜还亲手为大王缝制了香囊......“他边说边偷瞄孙武的脸色,却见对方如同一尊铁铸的雕像,铠甲缝隙里渗出的血珠滴在染血的竹简上,晕开一个个暗红的圆点。

    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!“孙武突然举起青铜剑,剑尖刺破云层,在烈日下折射出刺目的光。他的声音带着战场上特有的沙哑,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砸在众人心里:“若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>>

好书推荐:

友情链接:

儒学书屋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浏览屋 YY文轩 漫客文学 无忧书苑 草香文学 博弈书屋 旺仔书屋 巨浪阁 旺仔书屋 百文斋 替身受假死之后最新章节 百文斋 巨浪阁 那年花开1981